1年甲子年甲子即干支紀年法。因天干十位,,地支十二位,,天干與地支相配一輪之后,地支尚余下兩支,;這余下二支再與新一輪天干相配,,天干配過兩輪之后,地支則余下四支,;余下四支再與第三輪天干相配,,天干配過第三輪后,地支則余下六支,;余下六支再與第四輪天干相配,,天干配過第四輪后,余下地支八支,;余下八支再與天干第五輪相配,,天干配過第五輪后,余下地支十支,;余下十支正好與天干第六輪相配,,完成六十年大輪回。六十甲子具體相配排列如下:
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
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
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
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
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
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
從以上相配排列可以看出以下特點:
1,、
天干立而不動,,地支輪流與天干相配,這叫地配天,,陰配陽,,女配男,所以男為娶,女為嫁,,男在家待女而來,,女只有離開父母的家,到男家與男方相配才為自己的家,。這是因為在奴隸和封建社會的農耕時代,,人們主要靠體力勞動生存,而男人在體力上比女人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,,女人依附男人生存是符合常理的,。男婚女嫁之習也是依據(jù)天干地支相配原理形成的,因為天在上,,地在下,,天主干,地主支,,男主外,,女主內,符合天地常理,。
2,、
天干陽干和地支陽干相配,天干陰干與地支陰干相配,。
3,、
豎排從甲子到甲寅,甲共輪回六次,,甲六次輪回又稱“六甲”,,完成一個甲子的六十年大輪回,這“六甲”又代表六十年,。在我國古時候,,五十為老,六十為終,,人到六十而死,,為長壽而終,則為白喜事,。故有對已孕婦女稱之謂“身懷六甲”,既有對孕婦體恤幫助之情,,又有對孕婦腹中之子成人贊美之意,。
4、
地支又代表該年的屬相,。
干支紀年與公元紀年的關系:公元紀年的個位從1到0與天干的排列順序為:甲為4,、乙為5、丙為6、丁為7,、戊為8,、己為9、庚為0,、辛為1,、壬為2、癸為3,。舉例說明:1941年為辛年,,1942年為壬年,1953年為癸年,,1964年為甲年,,2015年為乙年,2026年為丙年,,2047年為丁年,,2050年為庚年。以此類推,,公元紀年的個位與天干的關系永遠不變,。
2月甲子
月甲子即干支紀月法。一年十二個月,,五年合一甲子數(shù)60,,故月甲子為五年一輪回。因地支與月建的規(guī)則是固定不變的,,月甲子是在年甲子的基礎上,,按年上起月法,可得出月甲子的天干,,天干與月建的地支相配,,則完成了干支紀月法。
年上起月法的口訣為:
甲己之年丙作首,, (甲己丙)
乙庚之年戊為頭,, (乙庚戊)
丙辛庚寅丁壬壬, (丙辛庚,、丁壬壬)
戊癸之年甲寅求,。(戊癸甲)
“甲己之年丙作首”,就是在知道年甲子的基礎上,,年甲子的天干是“甲”或“己”時,,月天干則從“丙”開始。舉例:求甲寅年三月的月甲子,,甲寅年的天干為“甲”,,按“甲己之年丙作首”規(guī)則,,甲寅年求月甲子從“丙”開始,先從十一月(子月)數(shù)到三月,,要經(jīng)過子,、丑、寅,、卯,、辰五個月支,三月地支為辰,,三月建辰,,即三月為辰月,再從丙開始數(shù)五個月干:丙,、丁,、戊、己,、庚,,“庚”就是甲寅年三月的月干,因此,,甲寅年三月的甲子為“庚辰”,,即庚辰月。又如:求壬戌年七月的月甲子,,壬戌年的天干為“壬”,,按“丙辛庚寅丁壬壬”規(guī)則,壬戌年求月甲子從“壬”開始,,先從十一月(子月)數(shù)到七月,,要經(jīng)過子、丑,、寅,、卯、辰,、巳,、午、未,、申九個月支,,這樣知道壬戌年七月地支為申,七月建申,,即七月為申月,,再從壬開始數(shù)九個月干:壬、癸,、甲,、乙、丙,、丁,、戊、己,、庚,,“庚”就是壬戌年七月的月干,因此,,壬戌年七月的月甲子為“庚申”,,即庚申月。余依此類推,。
需要注意的是月甲子的月是指二十四節(jié)氣的月令,,并非與陰歷月份完全吻合,即正月代表從立春到驚蟄的三十天,,如你的生日在陰歷節(jié)氣所在月,,當月甲子為你的出生月甲子;如你的生日雖然在當月,,但節(jié)氣還在上月,,那么上月的甲子為你出生月甲子;如你的生日在陰歷當月,,但節(jié)氣已跨下月,,那么,下月的甲子為你出生月甲子,。如立春,,往往在上年的十二月(臘月)二十八或二十九,如果你在立春時分前出生,,臘月甲子是你的出生月甲子,,如果你在立春時分后出生,你的出生月甲子為正月甲子,,因為節(jié)氣已經(jīng)進入正月了,。
3日甲子
日甲子即干支紀日法。一個月30天,,兩個月合一甲子數(shù)60,,故日甲子為兩個月一輪回。因日甲子的“月上起日法”不得而知,,建議大家在《萬年歷》中搜索了解,。注意:在網(wǎng)上搜索《萬年歷》,建議大家點擊《全球黃頁萬年歷》,,因有些《萬年歷》在月,、日甲子的記載上有失準確,。
4時甲子
時甲子即干支紀時法。一天十二個時辰,,五天合一甲子數(shù)60,,故時甲子為五天一輪回。一晝夜十二個時辰地支是固定不變的,,時甲子是在日甲子的基礎上,,按日上起時法規(guī)則確定天干,將天干與代表時辰的地支相配,,則完成干支紀時法,。
日上起時法的口訣為:
甲己還為甲 (甲己甲)
乙庚丙作初 (乙庚丙)
丙辛從戊起 (丙辛戊)
丁壬庚子居 (丁壬庚)
戊癸壬子求 (戊癸壬)
“甲己還為甲”,就是日干為甲的情況下,,求當日某個時辰的時干從甲開始,。舉例:甲寅日求辰時時干,按“甲己還為甲”規(guī)則,,甲寅日起時從甲開始,,先從子時數(shù)到辰時,要經(jīng)過子,、丑,、寅、卯,、辰五個時支,,再從甲往后數(shù)五個時干:甲、乙,、丙,、丁、戊,,“戊”就是甲寅日辰時的時干,。因此,甲寅日辰時的甲子為“戊辰”,,即戊辰時,。又如:求己卯日未時時干,按“甲己還為甲”規(guī)則,,己卯日起時也是從甲開始,,先從子時數(shù)到未時,要經(jīng)過子,、丑,、寅、卯,、辰,、巳,、午、未八個時支,,再從甲開始往后數(shù)八個時干:甲,、乙、丙,、丁、戊,、己,、庚、辛,,“辛”就是己卯日未時的時干,。因此,己卯日未時的甲子為“辛未”,,即辛未時,。再如:求癸亥日戌時的時干,按“戊癸壬子求”規(guī)則,,癸日起時從壬開始,,先從子時數(shù)到戌時,要經(jīng)過十一個時支,,再從壬往后數(shù)十一個時干:壬,、癸、甲,、乙,、丙、丁,、戊,、己、庚,、辛,、壬,“壬”就是癸亥日戌時的時干,,因此,,癸亥日戌時的甲子為“壬戌”,即壬戌時,。
官方微信
TOP